第三代极限余热回收技术
第三代极限余热回收技术
技术背景
目前工业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多采用金属换热器和蓄热室。其中,金属换热器结构简单可靠,建造运行费用低,但由于换热器比表面积和总换热面积有限,导致换热效率不高,热回收率低;蓄热室采用高比表面积的蜂窝体和陶瓷小球等做蓄热体,突破了传统金属换热器换热面积的制约,使余热回收效率提高到60~70%,但是由于蓄热室周期性工作,换向阀的故障率比较高,而且蓄热室和管道有一定的体积,烧嘴切换时会造成一部分热空气甚至热煤气被排走(容积效应),仍然造成较多的能量浪费。因此第三代的余热回收技术必须兼具换热面积大和连续工作两个特点,方可超越金属换热器和蓄热室。
技术简介
北京碧瑞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第三代极限余热回收技术,创造性地在冷、热换热介质两侧均嵌入超高比表面积的金属蜂巢(金属蜂巢的比表面积可达300~2000m2/m3,使两侧的换热面积都成百倍甚至上千倍地增加,同时彻底避免了冷、热换热介质两侧边界层的形成,使得换热过程得以大幅强化。该装置具有超大换热面积、连续工作和结构紧凑三个突出优点,其热回收效率可高达85~95%,使工业炉的排烟温度降至130~150℃,被业内视为第三代极限余热回收技术,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类别 | 第一代蓄热体 | 第二代蓄热体 | 第三代蓄热体 | |
蓄热体 名称 | 格子砖 | 球形蓄热体 | 蜂窝状蓄热体 | 蜂巢蓄热体 |
是否换向 | 换向 | 换向 | 换向 | 不换向 |
重量比 | >20 | >10 | 1 | 0.3 |
比表面积(m2/m3) | 小 | 中 | 较大 | 大 |
压力损失 | 小 | 大 | 小 | 小 |
技术优势
u 换热效率高 第三代极限余热回收技术采用的换热原件为专利产品金属蜂巢,具有超大换热面积,蜂巢比表面积可达2000m2/m3,热回收效率可达85~95%,使工业炉的排烟温度降至130~150℃。
u 连续工作 第三代极限余热回收技术采用连续工作的方式,避免了传统蓄热式燃烧技术中周期性工作所带来的稳压波动和能量浪费,同时避免了换向装置故障率高的缺点。
u 结构紧凑 换热介质分别走管内管外,无蓄热室等,蜂巢比表面积大,有效容积大,避免不必要的运动部件。
u 应用广泛 可用于气体、液体、固体的余热回收,用途广泛。